蔡恩泽:停摆破局曙光难掩美国政经困局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破纪录之际,参议院两党谈判出现积极转机,为这场持续逾一个月的政治僵局带来破局希望。据11月10日消息,部分民主党人表示,愿在争取白宫关键让步后支持政府重开协议,共和党虽拒绝民主党此前的妥协方案,但也承认谈判取得进展。这场看似曙光初现的政治博弈,实则折射出美国两党极化、体制失灵与经济脆弱性的深层积弊——短暂的妥协或许能终结停摆,却难以修复对美国经济活力、社会信任与全球信誉造成的持续性损伤。

谈判转机的出现,本质上是危机压力下的被动妥协,而非政治共识的形成。两党围绕核心分歧的博弈始终剑拔弩张:民主党领袖舒默提出将《平价医疗法案》医保补贴延长一年,作为支持共和党拨款法案的交换条件;共和党则坚持先通过拨款法案,再就医保补贴投票。分歧的焦点看似是议题表决顺序,实则是两党对选举利益与核心政策主张的坚守。

最新谈判进展显示,协议框架可能包括延长至明年1月的临时拨款法案,以及为关键政府机构提供全额资金的计划,但民主党提出的恢复被解雇联邦雇员职位等诉求,仍为最终协议增添变数。这种“边谈边耗”的博弈模式,暴露出美国两党“为反对而反对”的极化政治生态。

持续的停摆已对美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影响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停摆每持续一周,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约为12亿至15亿美元,累计损失已超过60亿美元。若本周内无法结束,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被拖累0.3至0.5个百分点。在资本市场方面,美股近期出现波动,纳指单周跌幅超过2%,投资者对科技板块估值回调表示担忧。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对就业和收入前景的担忧上升。美元指数小幅回落,黄金等避险资产受到青睐,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谨慎情绪。

停摆的社会代价正以更具体的方式蔓延,普通民众与联邦雇员成为最大受害者。目前约4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另有数十万核心岗位雇员在无薪状态下继续工作。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导致航班延误和取消增多,部分地区航空运力下降。华盛顿特区持续举行联邦雇员集会,抗议者指责两党将民生福祉作为政治筹码。国家公园与博物馆关闭,旅游从业者收入锐减;食品救济发放受阻,低收入群体生活受到影响;联邦贷款审批停滞,部分小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这种系统性的公共服务瘫痪,正在侵蚀美国社会的信任基础。

此次停摆危机还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影响已溢出国外并冲击全球治理体系。参议院目前共和党掌握53席、民主党掌握47席,而法案通过需至少60票支持,这种权力制衡设计已异化为两党博弈的工具。众议院自9月起休会,议长未就医保补贴举行投票,两院协调失灵使得僵局难以打破。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部分国家媒体指出,停摆事件与孤立主义情绪,共同削弱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全球市场也因美国经济数据发布暂停而陷入信息真空,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参议院谈判的积极转机固然值得期待,但即便达成协议结束停摆,美国面临的深层困局仍难以化解。两党围绕预算与政策的分歧并未根本消除,临时拨款法案仅能将问题推迟至明年1月,未来再次陷入停摆的风险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停摆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信任赤字难以快速修复,企业投资信心的恢复、消费者情绪的回暖以及全球对美国治理能力的信任重建,都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这场持续多日的政治危机警示我们,当极化政治凌驾于国家利益与民众福祉之上,当体制设计沦为党派博弈的工具,即便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也将陷入自我消耗的困局。美国若想摆脱“停摆—谈判—妥协—再停摆”的恶性循环,亟须重塑两党合作精神与体制包容性,否则,短暂的破局曙光终将被更深层的政治经济困局所吞噬。

作者是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