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不到两周后,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似乎陷入停滞。
彭博社引述要求匿名的交易员报道,在上个月末出现了一波订单,也是本季的首批订单后,中国放缓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他们尚未获悉新的货物运输安排。这一暂停加剧市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预期中国进口量能否实现的不确定性。
中美元首上月举行会晤后,美国白宫官网11月1日发布清单,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历史性”经贸协议,北京协议中做出四项承诺,涉及毒品芬太尼、稀土出口管制、对美国企业实施的报复性措施,以及大豆采购等。
根据清单,中国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2027与2028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美国大豆。
这一协议被视为为陷入困境的美国农民提供救济的关键举措。美国农民因通胀和高成本投入受到严重打击,而中国在本季大部分时间未购买美豆,既影响了美国种植者,也为北京在与华盛顿谈判中提供了重要筹码。
目前,中国尚未确认特朗普团队提到的具体采购承诺,但已降低对美豆关税,并取消对包括CHS在内的三家美国出口商的进口禁令,以回应美国的类似让步。
StoneX农业经纪人张康伟(Kang Wei Cheang)指出:“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承诺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更多是外交姿态,而非真正的贸易协议。”
过去几个月,中国大量采购南美大豆以实现来源多样化。荷兰合作银行高级谷物及油籽分析师皮斯托亚(Vitor Pistoia)认为,无论是否达成美中贸易协议,未来几个月中国对美豆的需求预计仍偏低。
此外,交易员称,美国大豆仍面临13%关税,加工将导致重大亏损,使中国商业加工企业缺乏采购美豆的动力。
张康伟还指出,美国大豆价格相对南美大豆存在溢价,部分原因是贸易协议公布后价格上涨。随着巴西种植季正常推进、新作预计在明年1月底至2月初上市,中国买家对近期大规模采购美豆保持谨慎态度。
交易员称,中国近期采购美国大豆主要由国有企业完成,其中大部分可能用于国家储备。对于商业买家而言,贸易缓和为美豆重新打开市场,但仍需与巴西竞争快速缩减的销售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