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吁德国促荷兰撤销接管安世半导体

中国呼吁德国发挥积极作用,敦促荷兰政府撤销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受访学者指出,荷兰政府接下来将陷入两难,一方面将面临来自中国及第三方国家的压力,但若轻易调整立场又可能损害政府信誉。

根据中国商务部官网消息,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星期二(11月11日)应约与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部长赖歇视频会谈,就中德、中欧经贸相关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在会谈中重申北京立场,强调安世半导体问题的根源,是“荷兰政府不当干预企业内部事务,造成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动荡和混乱的责任在于荷方”。他希望德国发挥积极作用,敦促荷兰政府尽快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做法,撤销相关措施。

路透社报道,德国经济与能源部表示,不会就中荷双边会谈发表评论,但称德国正与荷兰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联系。

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曼斯星期二发声明称,荷兰和欧盟将共同努力,“尽快修复供应链”。卡雷曼斯办公室拒绝就中方指责置评,澄清荷兰政府干预并未针对安世日常运营,此次行动“仅旨在确保欧洲生产与供应的连续性”。

荷兰政府9月底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接管隶属于中国闻泰科技的安世半导体。北京随后对安世在华工厂实施出口禁令,引发全球汽车制造供应链中断的担忧,德国车企受到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这起争端“表面上是中荷闹矛盾,但是可能现在很大的一个后果需要德国方面去承担”。他认为,中方表态显示是柏林主动表达关切,而北京则回应强调责任不在中国,问题应由荷兰解决。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席睿德(Alfred Schipke)教授向本报指出,安世争端反映了欧洲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推动更大“战略自主”的努力,但同时“欧洲内部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正试图借助德国在欧盟内部的产业影响力和话语权来调解这一争端”。

中国上周表示同意荷兰经济事务部派员赴华磋商的请求,并证实对合规并用于民间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截至星期三(11月12日),中荷双方尚未公布磋商进展。

荷兰接管安世的决定,发布于美国宣布“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的次日。外界普遍认为,这规则是安世争端导火线,并视荷兰行动受到美国施压所致。在中美元首10月底于韩国会晤后,美国宣布暂停这规则一年。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受访时指出,荷兰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展示了美国威胁如何主导欧洲产业政策。

崔洪建补充说,美国政策变化令荷兰陷入尴尬。荷兰此前援引冷战时期《商品供应法》强制接管安世,若轻易调整将损害政府信誉,也会使外界质疑荷兰法律与商业规则已沦为政治工具。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