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早报APP
|
每日新闻简报
|
违法删除
首页
下午察
彭博评论
社论
韩咏红
于泽远
叶胜舟
杨丹旭
陈国祥
沈泽玮
即时
焦点
人物
台海
评论
港澳
国际
国际时政
每日新闻简报
|
下载早报APP
联合早报
首页
>
评论
>
张烑华:欧思礼路38号是新加坡历史起点
关于欧思礼路38号的去留,我想要用一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建筑学者林徽因说过的话,作为我想要表达的开始:“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见证,失去了便不可复得。” 新加坡从1965年独立以来,经历风风雨雨的60年,要说成功与否,世人皆可以通过它在世界的影响力去做...
2025-11-08 08:30:23
君不见:想象不可想象的惨痛画面
战争的残酷没有古今中外之分,只不过随着传播媒介的发达,战场上残酷、惊悚的画面,越来越能及时并真实地传送入全世界的眼里,同时激发人性中各种道德良知的光辉。另一方面,对战争的理性论述,也一直存在于每一个世代的知识分子笔下,试图从弹孔与残肢之间...
2025-11-08 08:30:20
王庆民: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美国红色恐惧症消退和激进左翼崛起
11月4日,美国纽约市长选举,印裔回教徒、代表民主党参选的马姆达尼以逾50%得票率当...
2025-11-08 08:10:54
许耀楠:马姆达尼现象:美国民主与自由的反讽
今年纽约市长选举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位自称“经济民粹主义者”,却明显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候选人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竟赢得过半选民的支持。这并非地方政治的偶然事件,而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社会对“自由与民主”信仰的松动与怀疑。...
2025-11-08 08:10:50
黄伟曼:与大地同叹息:当永续观扎根于信仰时
宗教往往被视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高塔,可提供价值体系、伦理根基与超越性的安慰。在环保与永续发展的论述中,宗教的声音也开始占据较特殊的位置:它可以不以经济效益为衡量,也不受政治周期所限,而是以“受造界”(编按:指自然环境和所有生物)的整体福祉为...
2025-11-08 08:10:47
纪赟:广岛的泪与肃清的血
拜读符婉月《受害者,还是加害者?》(10月30日言论版)一文,作者从广岛原爆遗址与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访经历出发,试图探讨“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循环”。她以“向攻击者认同”的心理理论为基础,指出受害者可能复制暴力,甚至变为新的加害者。文中...
2025-11-08 08:10:44
张志华:让语言交汇成为日常
今年,我有三次机会参加跨语言、跨族群的文学与文化活动。 一次是4月26日在书吧(Book Bar),一次是5月31日在城市书房,最近一次是10月25日在月眠艺术中心(Goodman Arts Centre)的茶话会。三场活动都与文学相关,却让我看到一个更深的主题:语言如何不仅...
2025-11-07 08:30:17
廖建裕:普拉博沃执政一年政绩与挑战
10月20日是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执政一周年,各种评论很多。在这短短一年中,他如何治理印尼?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有什么收获?印尼民主制度是否获得发展?在经济上,人民是否获得更大利益?群众运动,尤其是青年游行示威活动,是否会重演?印尼国际地...
2025-11-07 08:10:44
艾哈迈德·哈南:中国自驾车如何重塑欧洲技术规则
随着全球自动驾驶的竞争加剧,欧洲已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前沿阵地。像小马智行(Pony.ai)、文远知行(WeRide)、安途(AutoX)、元戎启行(DeepRoute.ai)、Momenta和百度的萝卜快跑(Apollo Go)等初创公司,正将它们的测试和伙伴关系拓...
2025-11-07 08:10:40
麦思·仁尔:印尼主流媒体如何看待普拉博沃执政一周年
印度尼西亚公民社会由数十个非政府组织、人权组织、工会、学术界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及独立非营利媒体组成。他们对普拉博沃政府及前朝政府的批评人尽皆知,主要集中在人权侵犯、环境不公、性别歧视和贪腐等课题。时至今日,印尼社会这一群体尚未在国会赢得任...
2025-11-07 08:10:37
社论:加固职场的平等和谐文化
新加坡的职场文化,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基本上沿袭政府治理的根本哲学,讲究唯才是用,能者当之,职场歧视问题并不突出,或者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相对而言,在私人业界,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力量明显不对称。 不过,现在客观情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年轻...
2025-11-07 08:10:34
白士泮石建政:智能代理支付掌握未来机器经济咽喉
在传统支付巨头努力改造现有体系以适应人工智能(AI)时代之际,一个更为原生的、为机器经济量身打造的支付基础设施蓝图,正由加密世界和科技巨头共同绘制。 支付系统的核心是信任。中世纪的圣殿骑士团用一张汇票,代替带着金银上路的风险,靠的是组织纪律和...
2025-11-06 10:10:29
刘梦熊:中美峰会和风与香港反美逆流
自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就像一头蛮牛闯入瓷器店,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世界各国包括自己的盟国、邻国发起空前规模的贸易战、关税战,美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更有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10月9日中国宣布对稀土、技术的出口实施全面管制之后,...
2025-11-06 10:10:21
马海云:马姆达尼击败两党垄断是纽约人的胜利
在一个非凡的选举之夜,纽约见证一场罕见的政治裂变,一次真正来自人民的胜利。当民主党候选人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获胜时,他不仅打破前纽约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及他盘根错节的政治与金融网络,还克服体制权力的合力——从白宫与华尔街...
2025-11-06 08:33:52
王俊南:创新药是中美科技竞争新战场
生物科技正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中国在2015年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旨在2030年前将创新药打造为自主创新的关键领域;美国视此为对它科技主导地位乃至国家安全的挑战。 创新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治疗机制、化学结构或疗效方面具有显著突破的药物。它...
2025-11-06 08:33:49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热门排行
一周
一月
1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2
君不见:想象不可想象的惨痛画面
3
严孟达:乌云蔽日谁当擎天柱
4
刘梦熊:中美峰会和风与香港反美逆流
5
陈留俊:中美元首会晤的对位与错位
6
黃义强:统计数字之外:谁在沉默中下注
7
王庆民: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美国红色恐惧症消退和激进左翼崛起
8
甄鹏:论文的署名争议——从杨振宁和李政道之争谈起
9
艾哈迈德·哈南:中国自驾车如何重塑欧洲技术规则
10
张立德:安华借稀土在中美间左右逢源
11
社论:不懈努力应对内部政治张力
12
吉姆·奥尼尔:金价告诉了我们什么?
13
马海云:马姆达尼击败两党垄断是纽约人的胜利
14
许耀楠:马姆达尼现象:美国民主与自由的反讽
15
王俊南:创新药是中美科技竞争新战场
1
纽时评论:中美距离战争仅一步之遥
2
韩和元:新一轮军备竞赛:谁是下一个苏联?
3
美媒:特朗普不只是输掉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4
观点:红薯有多健康?
5
美媒:处在中美“战场”夹缝中,亚洲各国寻求平衡
6
刘汶錝:91岁还在工作是赞歌还是警钟?
7
蔡恩泽:怎样看待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
8
伟达:特习会后的世界热点局势演变
9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10
贝森特称对华关税不一定要发生 分析人士:中国面对美国有牌打且敢打牌
7
郭良平:迟到的三中全会背后
8
评论:三中全会或可大刀阔斧终结楼市危机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9
郭良平:中共政治局首提“内卷”背后(下)
10
评论:以史为鉴以日为镜 中国两万多亿人民币的大手笔托市并非长久之计
11
郭良平: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突破点在哪?